首页--教研动态

融合技术提速发展,未雨绸缪可期成长——2020年罗格小学青年教师培训

来源:发布时间:2020-12-18 09:20 分享至:

2020年12月9日下午,罗格小学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邀请谭瑞贞信息名师作主讲,围绕“融合技术·提升能力·点亮课堂”主题厉兵秣马,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指明方向。

谭瑞贞老师结合当今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趋势,紧扣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的理念,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减轻学习成本与学习负担的同时,也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动力与途径。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必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过程把脉掌航。

去向一:课件制作

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谭瑞贞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一些课件制作的软件:Flash、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不同于以往简单的ppt制作,这些软件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具有交互性,不仅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还能收集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并以直观的数据反映出来。

而这种交互式课件也对课件素材提出更高的要求:画质清晰、设置教学导航条、色彩搭配和谐等,利用视觉驻留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有效学习。

去向二:微课录制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谭瑞贞老师以一个短小的微课视频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微课制作应着重关注的三个方面:

一、时长短小,针对1-2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二、设计新颖,结合实际通俗易懂。

三、片头片尾应对作品进行说明,包括设计者、技术手段等。

除此之外,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注意抓住微课的本质,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心制作微课,能增强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意识,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去向三: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制作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是指基于数字教材应用为主,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过程。而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的资料组成中,教学活动录像是能否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最直观的一大凭证。

因此,谭瑞贞老师结合一个个教学活动录像,让大家明确了出彩的教学活动录像,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也离不开日常课堂活动中的师生默契。

在培训的尾声,教导处冼玉喜主任称赞谭瑞贞老师是一位深入钻研教育教学、教师素养极高的名师典范,强调青年教师应积极向学科名师主动请教,努力汲取经验,与时俱进,期待快速成长。

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心间,英才济济笑开颜。通过这一次培训活动,让青年教师们倍感幸福。相信罗格小学的新生教师力量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与前进的动力。在时间的雕琢和经验的积累下,在学科前辈的引领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中,罗格小学青年教师将不计辛勤,奋力前行,幸福开拓美好的未来!


撰稿:郭蕊萌 图片:冼玉喜 审核:叶国通、冼玉喜 编辑:吴志飞